
還記得花蓮七星潭最有名的觀光工廠嗎?在大火之後還能逛嗎?就讓Sky帶大家一起去逛逛吧,還可以章魚燒DIY和刨柴魚片DIY體驗喔!還有隱藏版IG打卡景點喔!
以前帶團進花蓮都會到七星潭的【柴魚博物館】,
在博物館2017年在大火之中付之一炬,
很多人都在問!那【七星柴魚博物館】 還能去嗎?
更多第一手景點,記得按訂閱喔!

其實【七星柴魚博物館】 已經在原址就地整修,
不過也只能算是臨時的博物館,

目前在左側鐵籬圍起來的地方,
就是未來要重新的工地,但何時開工未知,

雖然舊址被大火燒過,
但依樣有商品販售和導覽,
章魚燒DIY和刨柴魚片DIY體驗也是有的,
就是以前的美食區沒了!


側面牆有一些不錯拍的文字,

因為是臨時的展售中心,
所以也沒有在收門票了!

關於七星柴魚博物館
承襲日本製魚技藝與在台生根的海洋故事,2003年組織團隊進行資源彙整與運用,營照出一個具專業規模的產業文化館,同時為了更加落實產產業文化推動的實質意義,並將柴魚產業文化的教育和傳遞工作真正落實點(柴魚製程)、線(定置漁業)、面(魚類生態)的帶狀連結,讓『生活即是文化』不因結束而塵封消失,讓歷史得到見證,讓當地居民有個聚會回憶場所,也為了讓更多年輕朋友了解台灣這與海共生的海洋民族性,更為花蓮地區增添新文化風采。

民國七十年代後期,余宗柏先生因專心於主要事業—「宗泰食品」的研發與管理,漸漸的淡出工場,民國九十一年七月,柴魚工場也在好友正式宣佈退休下走入歷史,從此「七星柴魚工場」這名詞,也僅成為七星潭居民茶餘飯後的回味話題了。 望著鉛華盡褪、沈寂蕭條的工廠,那些殺魚煮魚的忙亂景象,與高溫柴火劈啪響聲中夾雜的大聲對談,那些舊日日本人慕名來此選貨出口的繁盛景象…那些種種,彷彿昨日歷歷在目,當年72歲的余老不免開始思索,如何讓這引以為傲的漁場恢復昔日風采。

博物館現址是由已歇業的柴魚工廠所整建而成,
原址所留下的低矮主建築體,更是別具特色,
底下也復刻著當時工人們添加柴火的過程,


相傳早在1500年之前,古墳雄略天皇時期就已出現「堅魚」這個名詞了,
但當時的「堅魚」只是單純的利用生鰹魚加以曬乾或熟煮完後的乾燥品。
到了戰國時代,柴魚乾逐漸於民間推行,最後遂成為旅人出外的必備乾糧之一。

雖然簡介資訊沒有之前多,
但看的出來店家【七星柴魚博物館】 很努力,
不看三樓的情況下,恢復70%應該還是有的,

很可惜有些珍貴的文物在當時被燒毀,


一樓的商品區就變成簡單的一長排,
天花板還是被火烙印的痕跡,

柴魚刨片DIY
以特製刨片工具將硬如木棒的柴魚條,全程透過雙手合力來進行刨片的體驗,完成之柴魚片可自行攜回、直接食用或調製湯品、佐麵拌飯等⋯
◎時間15分鐘 ◎每人/份 150元
@歡迎現場報名
@報名時間 上午9-12點,下午13.30-16.30。

現場也有紀念章可以蓋,
記得帶你的印章收集冊喔,

二樓的走廊應該就是DIY的區域了,
哇!在這裡DIY太特別了!


這次二樓的展示區有些改變,
有可愛浮球可以進去拍照,

你看看,走進去超好拍的,
另外一個類似的景點在澎湖,
如果沒空去澎湖,那就來這吧︿︿
要多IG就看各位的功力了^^

抬頭一看,天花板都是重新搭建的,
而三樓也早已不見了!

那帶大家看一下DIY體驗的內容吧!
這是之前做的,給大家參考︿︿
刨柴魚片,煙燻後的柴魚還是看的出來,
在製作前柴魚要先加熱過比較好刨,

結果刨不到一半,弟弟就開始吃了@@,(有這麼餓嗎?)
這柴魚片一點腥味都沒有,還有淡淡的煙燻味,


刨好的柴魚片可以當零食也可以帶回家煮湯喔,

章魚燒DIY,鐵盤裡已經有先倒了一些油,

弟弟認真的把麵粉倒入,

再放入章魚塊,

最後再倒入高麗菜,等麵粉差不多熟了,


就可以進行切開麵皮和收麵皮,
然後再旋轉上下,讓每一面都有焦熟的感覺,

接下來就是最後的上醬油.沙拉和柴魚片,


弟弟玩的超開心的,每一個步驟都好認真,


尤其是最後一個人也吃了3顆章魚燒,
可以想像多美味了.
如果你想看以前完整的博物館,連結如下:
總結:雖然之前發生大火,但是一樣可以安排喔!不管是來拍照還是DIY都沒有問題,推薦給大家參考!
索引
七星柴魚博物館
七星柴魚博物館
地址:花蓮縣新城鄉大漢村七星街148號
電話:03-8236100
傳真:03-8236155
新城民宿推薦
【花蓮人氣行程推薦】半.一.二.三日旅遊景點懶人包
【花蓮45個特色旅遊景點】親子旅遊.IG打卡.私房秘境懶人包
【花蓮市美食.景點】必吃推薦懶人包!51+ 排隊小吃攻略
花蓮美食.景點和食尚玩家懶人包
你的支持是我發文的動力,請幫文章隨手按個讚,有分享和留言會更開心喔!